当前位置: > 旅游资讯 > 景区资讯 >

她,是元明清以来的西部重镇

她,秘藏于茶马通道和汉藏走廊

她,承袭神秘的风俗和古老传统

她,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

探险家、哈佛大学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称其野性而迷人,美得无以伦比;如今,她被世界遗忘,守着七百年来未曾减色一分的美,她,就是卓尼,一个被世人称之为“遗落在人间的香巴拉”的封存秘境。

卓尼,隐现于洮河流域大峡谷的山影起伏中,康多峡、云江峡、九甸峡、车巴沟、卡车沟、阿角沟、大峪沟⋯⋯

三格毛、木雕、洮砚、唱格尔、手绘壁画、二牛抬杠这些独特风俗和古老传统,仍在卓尼世代承袭,成为资深旅行家们津津乐道的秘密天堂。

卓尼,这个深山待嫁的姑娘,如今蓄势美丽绽放,再说什么桑科草原,再谈什么秘境扎尕那,她才是甘南土地上那被遗忘的明珠。卓尼,在这里,没有过多的现代文明,只有野花的清香、清冽空气,纯粹的蓝天、靡靡的佛音。

这里的寺庙

比拉卜楞寺还要早上几百年

这里有安多地区最早的寺庙,比闻名于世的拉卜楞寺还要早上几百年,这里还有世界第二大的藏学府,每日的梵音袅袅诉说着古老的传奇。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无论是闻名于世的明寺还是朴实无华的小庙,都沉淀着亘古不变的禅意,在这里你更可以找到本色的藏区,感受到那份执着和信仰。

禅定寺

安多地区建寺最早的寺庙之一

禅定寺,亦称卓尼大寺,坐落在卓尼县城西北约半公里处的台地上,是整个卓尼地区最著名的一座寺庙,这座建于1254年的禅定寺(卓尼大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极为显赫的地位,比格鲁派(俗称黄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夏河拉卜楞寺还要早414年。1929年,美国探险家约瑟弗·洛克在《国家地理》杂志向全世界介绍了这座安多藏区的名刹,禅定寺遂名扬天下。

贡巴寺

世界第二大藏学府

贡巴寺又名万寿寺,位于卓尼县城西南 63公里的刀告乡境内。由在新疆抗击沙俄为大清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车巴沟石矿村人贡噶坚赞修建。在这里,你可以听僧人辩经,看艺人跳法舞,看到最盛大的宗教仪式与最虔诚卓尼信众,感受这个宗教圣地的非凡魅力,仰望信仰的力量。

旗布寺

佛声杳杳桑烟悠悠

旗布寺虽然不如禅定寺和贡巴寺这样名声在外,但地位也不容小觑,它是甘南州内建寺最早的寺庙。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乡大峪沟西曲果地方,后迁至曲宝滩,用村名相沿成寺名,“旗布寺”为其谐音。

这里的山水

行走其间,才明白什么叫目不暇

卓尼不华丽,却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这里质朴,这里远离凡尘,七百多年来,它孤傲不羁的独自绽放着美丽,奇峰峡谷、钟灵毓秀宛如史诗一般的守护着这份秘境。穿行于卓尼的崇山峻岭间,终于懂得了什么叫“目不暇接”,什么叫“天人合一”。

大峪沟

山雄石奇,水丽林秀

大峪沟距离县城30公里,景区内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差异明显,因此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分布,星罗棋布的景点和丰富的生物群,让人感叹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同时,大峪沟自古一直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是古代弯弓跃马的战场。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沉积着数千年前祖先们狩猎、游牧的辛酸历史,也记录着氐羌部落先民为争取生存、自由而与历代统治者之间浴血奋战的悲壮痕迹。

卡车沟

如诗如画的高原生物“基因库”

在三十多里的卡车河谷两岸的山川沟壑中,蕴藏着鲜为人知、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里五步一景、十步一奇,大自然将其鬼爷神工展现得淋漓尽致。

深遂可怖的峡谷溶洞、缠绵的山泉河流、葱郁浩瀚的林海柏松、千奇百怪的山崖石林……将这里点缀得斑斓瑰丽,是神秘莫测的天然迷宫,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巨型绝版风景画,是一处规模宏大的美丽大观园。

车巴沟

山异水,风光旖旎

顺着车巴河谷行进,河谷时窄时宽,水流时缓时急。两岸林荫深处,山泉叮咚,溪流淙淙,纵横交织。

车巴沟物种极其丰富,有鲜嫩丰腴的龙须菇,有珍贵无比的羊肚菌,有漫山遍野的党参、红芪,苏门羚、岩羊、马鹿、野山羊、山豹、熊等经常出没这里,蓝马鸡、雉鸡成群结队在树丛中觅食,显得自然而逍遥,把奇山异水点缀得风情万种。

九甸峡

奇峰险谷,深峡平湖

九甸峡以峡中有九座峰巅而为名。自唐宋以来为兰州、临洮通往洮岷、阶州、乃至四川中坝入川古道的捷径。其中,峡东有海拔3888米的白石山,峡西是海拔3578米的莲花山余脉,洮河被夹于峡中,因河道狭窄,使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于其间。峡中有一古堡遗址,称桥道程,附近崖壁凿有石洞佛龛,尚有残存佛像。栈道岩壁上有数处摩崖石刻,留有历代修筑栈道桥梁的碑文。

康多峡

远离世俗凡间的天外蜃景

30余公里的康多峡,还是一个完全未开发的景区,这里属西秦岭祁吕弧形褶皱地带,下峡山峰如斧劈刀削,壁立千仞,险峻异常。峡谷内石峰耸峙,近在咫尺,岩下冶木河激流澎湃,清澈凛冽,山间飞瀑如练,悬垂峭壁。人在峡中,似无来路,亦无去处,置身佛阁仙境,恍若远离世俗凡间。

上卓梁梯田

白云深处的天梯

位于山腰的上卓梁梯田,700多年来一直缓缓叙诉说着这片藏家人民的日出日落,穿越古今,是这浑然天成间最动感的一笔。梯田的一年四季的景致都不甚相同,春季绿色娇艳欲滴,生机盎然;夏季盖上一片花毯,缤纷艳丽;秋季红黄相间,蔚为壮观;冬季则覆盖着雾似的白雪,演绎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世界。

这里的笑容

是世外桃源般的简单快乐

1925年,洛克在这个谜一般的秘境里,写下了他对卓尼最深切的感受:这个城镇可能在它六百年的历史中没有发生一丝变化。

现在90年过去了,卓尼的时光仿佛停止了一般,安静的保留着难得的纯净之美、世外桃源般的简单快乐。而这些在时间里停住的村寨也成为了卓尼最美的风景。

尼巴村

转经声中的长寿村

依山而起,逐水而居,古老的村寨上方轻烟缭绕,远处传来经筒转动的声响。

村寨两边山上全是茂密的森林,旷地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草滩,悠闲的犏牛在草滩上自由自在的觅食,在这个淳朴的小乡村里,借住在极具藏族特色的房屋里,看着主人摇着经筒祈祷,院子里养着牲畜马匹,房间里挂的羊骨兽皮,心情顿时也会变得透彻轻松。

麻路小镇

迷人的藏寨小镇

卓尼西南部,在车巴河与洮河交汇的三角冲积平原上矗立一座长满千年古柏的柏香山,山下的村镇藏式木楼与红瓦相间,比江南水乡多了一丝硬朗,比北方古居少了一丝沉重,却恰到好处的贴近自然又充满了民族的气息,这便是麻路小镇了。

身着藏袍的居民走过藏式木楼与红瓦相间的街道,远处白雪皑皑,经堂梵音阵阵,真正的世外桃源,莫过于此。

旗布林卡

藏式贵族园林

藏身于草原、峡谷、寺庙、湖泊之间的旗布林卡度假园林,被探寻者誉为最神秘的藏式贵族园林,它与山、水、林、寺交织在一起——你可以说你从未找到过这家园林的大门,却又恍然已经身处其中。

它没有任何标志,既低调又矜贵。沿旗布滩上旗布寺对面蜿蜒的羊肠石硌路往下走,人在画中游,神秘又不知所终。

这里的传统文化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活化石”

卓尼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的“藏汉走廊”,在古代,这里不仅是古羌人繁衍生息的乐园,而且是中原王朝通往西域诸国以及吐蕃的交通要道,多方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于是,这里留下了许多独特风俗和古老传统,三格毛、木雕、洮砚、唱格尔、手绘壁画、二牛抬杠…… 在今天仍在卓尼世代承袭,为卓尼的美更增添了一份灵动和厚重。

洮砚

卓尼历来就有“洮砚之乡”的美誉,洮砚在中国“四大名砚”中品质特殊、出身尊贵。因为洮砚石料的稀少,加上其雕刻精巧,自古以来颇得中外文人墨客之推崇。现在洮砚矿产区主要集中在今甘肃省卓尼县洮砚乡境内,在洮砚乡家家户户都有“洮砚作坊”,储藏洮石、加工洮砚,已经成为传统产业。

木雕

卓尼木雕最能体现出甘南藏区这块藏汉两个民族的雕刻师们在地理地域、文化地域结合地带,相互交流、传承着精湛的雕刻技术聪明的才智。从而形成了藏汉木雕相结合,民间木雕工艺和宗教木雕工艺相融合的卓尼木雕。

三格毛

卓尼是西藏农区宫廷服饰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其代表是觉乃藏族妇女服饰,这种服饰色泽艳丽,别具一格,难能可贵的是它仍然为当地的生活装,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服饰。

而觉乃藏族妇女的头饰更加独具特色,是卓尼街头巷尾的一景。觉乃藏族妇女梳头需要相当功夫和技巧,三根粗大辫子被当地汉语方言称为“三格毛”。

觉乃少女跟已婚妇女的辫子梳法有所不同,三根辫子都辫起用红头绳扎结;而已婚妇女只辫中间一根,且用黑头绳系扎,左右两根上端蓬松,至腰下才梳成辫子。

莎目舞

莎目舞(巴朗鼓舞)是一种古老的藏族民间歌舞,在卓尼境内流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曼拉”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当地老百姓都要在开阔的场地上集体表演一种祈祷平安吉祥和五谷丰收的舞蹈,舞者手里拿着一个形似“巴朗鼓”的双面羊皮鼓道具,随着沉稳劲健的舞步不断揺击,并循着节奏高声齐唱。舞蹈节奏紧凑,动作干净有力,歌词含蓄古朴,曲调内容丰富。